準備家中避難包&急救包

2019/8/8 05:28 宜蘭東部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.0的地震。

最大震度6出現在宜蘭縣,臨近地區台北、花蓮震度則有4。通常睡到翻過去的我是第一次被地震搖醒,在一陣上下左右強烈晃動的過程中我努力爬起床,看著2坪左右的房間,突然也不知道該做什麼:拿手機?拿避難包?要開門還是躲藏?躲哪裡?

好險地震持續的時間不久,下床站穩腳步後就停了,看著床腳早就準備好的避難包,心想:平時沒有擬好避難策略,有準備等於沒準備阿...

此篇文章分為地震發生當下、發生之後,以及平時防震災準備。由於我的專業在醫療救助,因此會著墨在準備避難包與急救包的部分,避難專業則附上其他網路上既有的資源與文章給大家參考。


【地震發生當下】
如何避難請參考PanSci的文章〈地震來了躲桌下可以嗎?應該怎麼做才恰當?〉


【地震發生之後】
請記得在無受傷、暫無地震、環境安全狀況下,再進行以下震後檢查,若非上述狀況,請持續避難或立即請求救援。
  • 暢通出入口:許多人避難的第一步就是「開門」,原因是要避免門變行無法逃出,但其實「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」才是首要預防災害的口訣!等到安全時再開門暢通出入口即可。若於上班時發生地震,則建議安全後再將門保持敞開,以利後續疏散。
  • 檢查瓦斯:若瓦斯管線已明顯有破損或有瓦斯味,請確認瓦斯器具皆已關閉,緩緩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,並立即撥打電話給瓦斯公司。若瓦斯管線外觀無損害,可以看瓦斯微電腦表LED燈的狀況,判斷是否有瓦斯外洩。重點:平時瓦斯管線附近要有處理流程標示與報修電話(如圖) 
  • 檢查水電管線
  • 檢查房屋有無損害:請參考台北市政府出版的《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》
  • 若遇餘震:請以「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」,躲在桌下或牆角,形成防護,保護頭頸。

【平時防震災準備】
  • 尋找家中/公司避難地點:建議大家選好1-2個確切的避難地點,例如:臥室的桌下、客廳的牆角。發生地震時才在慌張找避難點就來不及啦~
  • 準備避難包與急救包:市面上有許多現成的避難包 (尤其是日本) ,但我覺得裡面附的急救包不夠實用,而且有許多物品是家裡本來就有的,因此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組成的避難包,實用又省錢唷!
    • 衣物─ 保暖毯 (我用長條型運動毛巾代替)、衣服 (保暖用途,建議準備秋冬款衣服)、輕便雨衣、手套 (一般使用麻布手套,但我家剛好有淘汰的機車手套,防護力更好)、襪子 (保暖和預防地板有尖銳物時使用) 
    • 食物─ 水、餅乾 (建議單位熱量較高,體積又小的零食)
    • 用品─ 頭燈 (頭燈很方便而且內建求救閃燈模式,一般600元就有一顆,手電筒當然也可以)、電池、零錢、身份證影本、口罩 (保暖或防粉塵)、衛生紙、哨子、小刀
    • 急救包─ 棉棒 (棉花棒太軟太小)、紗布 (處理大傷口)、各種大小OK繃、3M紙膠 (水泡或貼紗布時用)、繃帶 (處理扭傷)、自己常用藥品 (止痛藥、消炎藥、外傷藥膏)

  • 定期更新避難包並模擬避難狀況:避難包裡的東西大概一年要檢查一次,並且切記非避難切勿從裡面拿東西出來,否則忘記補回去就功虧一簣了。另外,避難包要放在預計要避難的地方,檢查有效期限時也可以再次模擬避難路線。
多一分準備、多一分保障 👊

參考資料:
  1. 地震發生馬上開門?專家:這錯誤概念 (2019/8/8)

留言